戏曲新闻

戏曲新闻

戏曲新闻

戏里戏外话巾帼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1张戏里戏外话巾帼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2张李梅
《骄杨之恋》
2022年的“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全国妇联公布了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名单。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成为中国戏曲的一位巾帼英雄。
所谓“巾帼”,原是古时戴在头上的配饰,先秦时期不分男女,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后来又引申为女子的代称,如今已是对妇女的一种尊称,什么“巾帼英雄”“巾帼不让须眉”等皆有此意。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2021年创排的大型碗碗腔现代戏《骄杨之恋》,李梅在剧中所塑造的便是一位“用生命拥抱死亡,用死亡礼赞生命”的巾帼英雄——杨开慧,尤其剧中的“牢房”一场,李梅通过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力以及对人物角色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生动再现了杨开慧由对丈夫、亲人的爱恋升华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对土地的眷恋,彰显的是第一代共产党人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以及他们面临生死决择时所展现出来的信仰力量和人性光辉,观者无不血脉喷张,潸然泪下。
戏里戏外话巾帼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3张戏里戏外话巾帼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4张张詠华
《冼夫人》
其实,戏曲舞台上展现“巾帼英雄”的故事和剧目可谓多矣,当年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则首当其冲。历经梁、陈、隋三朝的冼夫人,是高凉首领世家冼氏的女儿,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爱国爱民的典范,曾多次统帅军队,镇服百越,使得岭南一带兵戈渐息,为国家的统一和岭南的安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早在1983年,易俗社便将这位功勋卓著的巾帼英雄搬上了秦腔舞台,由秦腔名家张詠华领衔主演,一经上演便屡获好评,尤其剧中“莫气愤”一段被广为传唱,堪称经典,还有人评价这出戏和《庚娘杀仇》《三回头》《貂蝉》《走雪》称得上是张詠华的“五子登科”。
戏里戏外话巾帼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5张琼剧《冼夫人》剧照
前些年,琼剧曾排过一出《冼夫人》。张詠华老师闻讯曾和我有过一次两个钟头的“电聊”:“听说海南搞了一个《冼夫人》,是海南当地的剧种琼剧演绎的,主演(林川媚)还因此拿了梅花奖。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得很!”电话这端的我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张老师的激动和兴奋,还有一丝的不甘心和遗憾。紧接着,老人家就把当年排演秦腔《冼夫人》的前后过程以及自己如何塑造这个角色讲了一遍。“我都快八十了,就希望《冼夫人》这个戏能赶紧传承下去。我看到别的剧种往前走的步伐,我这种愿望就越发迫切。我心里把演员都物色好了,娃们虽然年轻,咱慢慢教么!”或许我真的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听到电话那头张老师的话语,真心佩服老人家八旬高龄还有这股子劲儿,实在不忍心给她泼冷水,于是便说:“张老师,传承的前提是有一个好身体,先把你的身体养得棒棒的,我相信您的心愿能够实现。”
已经过去了好多年,此事至今都没有下文,也再不敢和张老师提起。这位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秦腔艺术家,这位在秦腔舞台上“艺海拼搏60年”的老前辈,这位为百年易俗社服务了一辈子的“老黄牛”,令人敬仰。
戏里戏外话巾帼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6张戏里戏外话巾帼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7张常香玉
《花木兰》
同样是巾帼英雄,“花木兰”倒是幸运的多。不仅拍了电影,还做了动画片,就连那句充满河南腔调的“谁说女子不如儿男”,恐怕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豫剧。一出豫剧《花木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足足传唱了七十多年,至今依旧久演不衰,同时还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花木兰”。巾帼英雄,替父从军,豫剧舞台上的花木兰,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所积淀下来的大爱、大智、大孝、大忠。而塑造这位“巾帼英雄”的豫剧大师常香玉,从妙龄少女到耄耋老人,台上台下都做“花木兰”,的确让人动容——十九岁时,家乡南渡河洪水泛滥,她义演半个月收入八百袋面粉钱,全部用于修坝,乡亲们在河岸立了“香玉坝”石碑表达感激;民国时期,她在西安唱戏搭粥棚接济逃难的灾民,还创办了“香玉剧社”招收难童学戏;抗美援朝时期,她带领“香玉剧社”义演,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最后捐献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大庆油田、天山南北、对越自卫反击前线、大兴安岭火灾、九十年代水灾、捐助下岗工人、抗击非典、家乡的教育事业等等,都有过她的身影。这就是一生爱党爱国爱豫剧爱观众的“人民艺术家”、“巾帼英雄”常香玉。戏里戏外话巾帼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8张戏里戏外话巾帼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9张马金凤
《穆桂英挂帅》
“巾帼英雄”穆桂英的故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全国剧种都有演绎,各具风采,而豫剧的《穆桂英挂帅》尤其经典,豫剧大师马金凤也因为这出戏而独具匠心创造了融青衣、武旦、刀马旦等表演程式为一炉的“帅旦”行当。
2003年,在西安五四剧院有幸和豫剧大师马金凤有过一次近距离接触,也是唯一一次现场观看马老的演出。马老当时已经年过八旬,一段《穆桂英挂帅》风采依旧,宝刀不老,尤其接受采访时的低调内敛、和蔼可亲,给我的印象颇深,让人难忘。今年,这位“五十三岁又管三军”的浑天侯穆桂英,已经整整一百岁了,耳聪目明,精神矍铄,一直在青岛儿子家中颐养天年,偶尔还打打麻将看看戏,倒也自在快活。
戏里戏外话巾帼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10张和搭档李琳与豫剧名家马金凤留影
戏里戏外话巾帼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11张戏里戏外话巾帼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12张王玉琴
《杨门女将》
豫剧名家马金凤以演穆桂英闻名,而小她十岁的秦腔名家王玉琴却以佘太君享誉。更为巧合的是,王玉琴、马金凤两位不同剧种的艺术大家,还分别于1982年和1984年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誉称号,正所谓“台下巾帼台上英雄”。与马金凤不同的是,王玉琴早早地就远离了大家的视野,直到2009年逝世,让喜欢她的人们深感遗憾。
我刚刚入职广电做戏曲编辑那时,王老已经很少在公众场合出现。记得当时想给她做节目,几经联系屡遭婉拒,但我“越战越勇”,最终硬是说服了老人家。先是《名家戏迷面对面》,后来是《爱美戏缘》,不管是在电台的直播间,还是在王老家中,说起如烟往事,苦辣酸甜总会涌上她的心头,也让我这个听者唏嘘不已。
戏里戏外话巾帼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13张与秦腔名家王玉琴留影
“戏迷们都想你得很!”

“我也想大家,但是力不从心了。谢谢大家!”
“您现在还唱吗?”
“不唱了,一句都不唱!”
“为啥一句都不唱了?”
“人老了么!身体也不行了。我就想给大家留一个好的印象!”
的确,王玉琴在所有人的脑海里留下的,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而在所有人的心中,她就是永远的“王春娥”、永远的“佘太君”。
行文至此,竟不知如何收笔。话巾帼,戏里戏外;论英雄,台上台下。谨以此文记录下我的点滴回忆,作为“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送给所有女同胞的一份祝福吧。
作者/刘军  审核/杨瑶  终审/何军往 期 精 彩
※ 刘毓中学戏※ 雷达诗评西安老社艺风※ 李买刚演戏的“五个一样”※ 王斌:陕西戏曲界的全才※ 温喜爱从艺一生的得意之作※ 第二届西凤杯获奖演员演唱会※ 《姚启圣》等三部秦腔剧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2年度资助项目公示名单”(打开点击“关注”,了解陕西戏曲广播)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陕西戏曲广播


温馨提示: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参考,无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郑州戏曲学校是河南省专业的豫剧中专学校,也是郑州市唯一学历教育戏曲中专学校,开设有3/5年制大专、中专班,欢迎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