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宗师徐玉兰
2021年是越剧“徐派”艺术创始人徐玉兰先生诞辰100周年,上海越剧院推出了“玉兰花开——纪念越剧宗师徐玉兰诞辰100周年系列演出活动”。为了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越剧宗师的艺术成就,总结回溯越剧前辈的成功经验,同时带领越剧新生代们的成长,并以更高的标准创作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作品,本刊特刊发本次纪念活动的总策划、著名 “徐派”小生、上海越剧院副院长钱惠丽的访谈录,以飨读者。
刘 倩 钱院您好!2021年是徐玉兰老师诞辰100周年,我们院推出了“玉兰花开——纪念越剧宗师徐玉兰诞辰100周年系列演出活动”,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活动情况吗?
钱惠丽 好的。此次纪念徐老师百年诞辰的活动,由7天5场3个板块的演出组成,打头阵的是《北地王》和《皇帝与村姑》两台“徐派”代表性剧目,其中《北地王》改动较大,只保留了原剧中“哭祖庙”一段唱腔,其他部分是全新创作的;《皇帝与村姑》属于复排,但也做了一定的删减和整理。《玉兰花开——纪念越剧宗师徐玉兰诞辰100周年主题演出》是重头戏,整台演出以“徐派”经典剧目的选段串联,通过这些剧目回顾了徐老师波澜壮阔的艺术人生,表达了“徐派”弟子们对宗师的怀念与敬仰。明星版《红楼梦》压轴,作为宛平剧院驻场演出的特别版本,特邀两位优秀的“徐派”弟子共同参与,与观众共同见证《红楼梦》的辉煌。
刘 倩 活动安排可以说是很用心了,当然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作为总策划,您是抱着怎样的初衷来做这个活动的呢?
钱惠丽 此次活动对我们来说不仅是针对徐老师个人,而是对徐老师她们这一代开疆拓土的前辈们整体的纪念。徐老师年长,因此“纪徐”的演出是纪念活动的第一步。近年来,宗师们的相继离世对越剧、对整个中国戏曲界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那么作为后继者,我们该如何担负起剧种发展的重任呢?我想通过回溯越剧发展的历程,来梳理前辈成功的原因,这样或许能得到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当年这批20岁出头的小姑娘,不仅在竞争激烈的上海落了脚,更是在百年间把越剧从一个民间小戏发展为中国地方戏曲中的大剧种,相当地了不起。
玉兰剧团成立(20世纪40年代)
那她们又是凭借什么做到的呢?一是锐意进取、博采众长的学习态度。相比京昆等传统剧种,越剧根基比较薄,但这也是优势,使得越剧能最大限度和最广范围地吸收不同种类的艺术精华;二是团结一致、良性竞争的艺术氛围。一人好不算好,大家好才能共同提升剧种的影响力,这就需要每个人在努力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基础上保持自信,同时以宽容、团结的处事态度共事,劲儿往一处使才能促进发展;三是长远的眼光和广阔的视野。这不仅使越剧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样式,更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戏曲的发展方向。如今,宗师虽已远去,但她们的丰碑永在。我们缅怀,是为了更好地继承,我们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发扬。
刘 倩 说到继承和发扬,作为“纪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地王》《皇帝与村姑》这两台剧目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钱惠丽 《北地王》一剧是徐玉兰老师在1947年为反对内战创作的,初排时剧名叫《国破山河在》,当时国民党为一己私利,在抗战胜利后不把重心放在建设国家、让人民休养生息上,而是发动内战,将国人再次拖进悲惨的深渊,这样的做法激起了爱国志士们的愤慨。徐老师通过创作这部剧,刻画北地王刘谌这样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表达了越剧人强烈的爱国精神 。
《国破山河在》徐玉兰饰北地王(1947年)
《皇帝与村姑》是20世纪80年代红楼团成立后创排的第一部剧,也是徐老师最后一台原创剧目。那个时候老师已经60多岁了,她敢为人先,高举改革的旗帜,力排众议创立了红楼剧团。同时,她在艺术创作上也从未停下不断突破自我的脚步,仍然在琢磨着如何去创新。比如,剧中康王乔装算命先生所唱的“测字看相”一段,她在唱腔中就借鉴京韵大鼓的音乐元素,新颖好听,取得了很好的观众反响。
刘 倩 同样是“徐派”的代表性剧目,在这次“纪徐”活动中,《北地王》改动很大,而《皇帝与村姑》几乎保持原貌,为什么两部剧目有着不同的创作方式?
钱惠丽 在创作目的上,两部剧的艺术定位是不同的,这不仅是我们“一戏一格”的追求,更扩展了这一概念。谈到“一戏一格”,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一部剧目有其独特的、不与其他剧目相同的风格,越剧是非常重视这一点的。比如,我们的四大经典是最典型的代表:来自民间传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有着传统戏曲写意性的特点,鲁迅小说改编的《祥林嫂》具有浓厚的写实风格,同样取材古典文学作品,小说《红楼梦》和元杂剧《西厢记》也有着迥然不同的艺术呈现。这是越剧的优势,也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艺术创作态度。
《北地王》主创讨论会
《北地王》王婉娜饰北地王、吴佳燕饰刘禅
从这一方面说,《北地王》可以算是历史剧,它有厚重的历史背景、复杂的矛盾冲突,无可奈何的人生困境,整部剧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情怀,探讨了为理想坚守的意义;而《皇帝与村姑》属于越剧比较擅长的古装情感剧,虽然人物也是帝王将相,但在情节设计上还是以悲欢离合的生旦感情戏为主,表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朴素价值观。显而易见,两部剧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
《北地王》王婉娜饰北地王、吴佳燕饰刘禅、王舒雯饰刘璇
《北地王》王婉娜饰北地王、忻雅琴饰崔夫人
此外,我所提到“一戏一格”的概念,是指在艺术追求和创作定位上,两部剧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努力方向:《北地王》中刘谌的形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他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在痛苦挣扎中,他始终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但同时也可以说是自我成全。这样的人物引发了我们创作的思考,同样幸运的是上海越剧院年轻的创作力量正在崛起,我们有底气,使我们想要在思想性、艺术性上对该剧、对这个人物进行深度地探讨。
《皇帝与村姑》徐玉兰饰皇帝
《皇帝与村姑》 杨婷娜饰皇帝、李旭丹饰张桂兰
《皇帝与村姑》杨婷娜饰皇帝
《皇帝与村姑》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之初,就是“市场戏”“吃饭戏”,它有点轻喜剧的定位,是为传统观众所喜欢的题材,有着观众喜闻乐见的团圆结局、朗朗上口的唱腔便于传唱,也刻画了生动形象的人物,因此拥有很好的观众口碑和市场效应,能够成为常演剧目。此次复排,让我很感动的是青年演员的努力钻研和前辈老师对艺术进行了严格的把关,才让这个剧目不仅能常演,并且能常新。
刘 倩 那主题演唱会呢?在艺术定位、剧目选择和人员配置上有着怎样的考量?
钱惠丽 主题演唱会是对“徐派”艺术的百年历程进行了回顾,这和2018年的《玉兰隽永——纪念越剧宗师徐玉兰系列活动》有所不同。2018年是徐老师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演出,着重在纪念和回望老师的艺术功绩,这次是百年诞辰,除了缅怀,又加入了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因此在主题演唱会上,除了观众耳熟能详的“徐派”经典剧目选段,以及与徐老师合作过的流派宗师们的唱段外,还特别呈现了后来者们的原创作品。“流派流派有流才有派”。
《玉兰花开——纪念越剧宗师徐玉兰诞辰100周年主题演出》徐派弟子合影
徐老师对于流派传承一直保持着开放、宽容的姿态,她鼓励学生多创作、要创新,并且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光靠师父口授心传留下来的剧目和表演手段是不够的,艺术需要发展、需要创新”的准则,之前提到的《皇帝与村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很遗憾,因为突发疫情的原因,很多原定有原创剧目展示的“徐派”弟子出行被阻,无缘这次专题演唱会了,其实本来我们的想法是尽可能全地邀请全国“徐派”弟子一同参与,在“纪徐”的舞台上共同展示“徐派”艺术的魅力。虽然遗憾,但也留下一个念想吧,我相信以后一定会有机会的。
刘 倩 嗯,一定会有机会相聚的。另外,活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红楼梦》的演出,这次演出和常规版本有什么不同吗?
《红楼梦》徐玉兰饰贾宝玉
钱惠丽 《红楼梦》不仅是“徐派”的代表作,更是越剧这一剧种的代表作。它的成功得益于前辈艺术家们精湛的艺术创作和通力合作的集体意识。早在2021年9月,我们院就在宛平剧院开启了《红楼梦》驻场演出模式。这不仅是戏曲观剧传统的回归与经典剧目的传承,也是上海越剧走进新时代、拥抱新观众、焕发新活力、培育新人才的举措。
《红楼梦》黄燕舞饰贾宝玉
《红楼梦》郑国凤饰贾宝玉
《红楼梦》 单仰萍饰林黛玉、盛舒扬饰紫鹃
这次“纪徐”的明星版《红楼梦》,是驻场演出的特别版本,我们特别邀请了郑国凤和黄燕舞两位嘉宾,以及我的学生王婉娜一起演绎贾宝玉这个角色。我们始终相信,经典作品是诸位艺术家合力完成的心血,经典的传承,依旧需要群星携手,互相映衬,方能历久弥新,再续华章。
刘 倩 这就是您之前反复强调的“团结”的重要性吧!我注意到您刚才提到了自己的学生,其实这些年您也经历了从老师的学生,到学生的老师这个身份的转换吧?
钱惠丽 是的。作为一个戏曲人,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当年徐老师的小学生,到现在小学生(青年演员)的老师,每次谈到传承这个问题,我总是会开玩笑说“如果今天的我成不了老师,那只能说我算不得是个合格的学生。”这是因为,如果教不出合格的学生,那就意味着我没有很好地把老师的艺术传承下去,而没有扎实的继承,又何来有效的传授?“承上启下”这个词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
《红楼梦》王婉娜饰贾宝玉、忻雅琴饰林黛玉
《红楼梦》 钱惠丽饰贾宝玉
身处上下代际的重要环节,我们不能机械地、毫无新意地“承”,更不能盲目地、敷衍了事地“启”。这些年,我有意把工作的重心从创作、演出,转移到了培养学生,想要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也能符合我自己期待值的教学模式。在我看来,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互相成就,相映成辉,老师评判的目光,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考的标准;而学生充满朝气的精神状态和新奇时尚的创意思考,也助力了老师继续前进的步伐。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我很享受。
刘 倩 在对学生的培养上,您有什么“独家秘方”吗?
钱惠丽 “独家秘方”算不上,只能说有点心得体会吧!有人总结我的教学模式,说是启发式的教育,我觉得有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倾向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挖掘她们各自的潜力和主动性。人和人不同,因材施教是最基本的,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是我重点要攻克的难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她们创作的方法远比教会一个动作更有意义。
钱惠丽指导学生俞果《红楼梦》
但如何引导她们体悟创作的方法呢?我的思路是从细节出发,通过对表演的实例分析来培养她们举一反三的习惯。具体实践中,我会针对排练、演出中的问题,在表演分寸感、心理节奏、唱腔处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示范和引导,以便使她们达到提升技能的目的。
钱惠丽指导学生王婉娜《舞台姐妹》
另外,对年轻的学生我不建议她们扬长避短,而是鼓励扬长补短。试想如果在尚未定型的时候,就因为惧怕暴露缺点而停滞不前,那么她们的未来,就可能是永远拖着这条“短腿”艰难前行。相反,只有勇敢地暴露缺点,并积极地解决问题,才能走得更远、更久。
钱惠丽指导学生
除了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我还要求我的学生首要在意识层面做到自觉、自信,我认为只有先解决意识才能提高审美。她们这代人不仅要完善自己作为演员的各项能力,更要肩负起精进剧种审美的担当和培育当代观众的责任,这就需要她们有更大的艺术格局。
刘 倩 相信在您的教导下,学生们一定会有优异的表现的。
钱惠丽 谢谢,也期待更多的专家、观众能共同见证越剧新生代们的成长。
刘 倩 除了上面讲到的转变,其实您还有一重身份的转换,就是从演员到演出、专题活动的策划人。没记错的话,《红楼·音越剧场》就是您策划完成的吧?
钱惠丽 你的记性很好。2017年首演的《红楼·音越剧场》是我提出创意并参与策划的第一部作品,它使我对越剧未来发展展开思索:代表着传统风格的《红楼梦》是否能在当代剧场条件下生发出另一种演出方式的可能性?能否以另一种精致细巧的方式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红楼梦》徐玉兰饰贾宝玉(左)
经过近两年的探讨和前期准备,我们选定了在保持原汁原味的经典唱腔基础上,对《红楼梦》进行重新作曲,以音乐剧的写作手法,为经典戏曲作品重塑音乐形象的方案,这部作品就这样应运而生了。期间,我的两个学生杨婷娜、王婉娜先后入选了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于是,为她们量体裁衣,制订、策划培养方案成了我的任务。从杨婷娜的《洞君娶妻》(后因身体原因,改由其他演员演出)、《皇帝与村姑》,到小剧场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再到王婉娜的《玉簪记》《北地王》,在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下,这些项目还算顺利进行。此次的“纪徐”活动,对我来说是个更大的挑战,幸运的是一路都有院内外专家领导、各方创作力量、演出团、剧场方的鼎力支持,真的非常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是没办法完成的。
刘 倩 前面说到了两重身份的转换,其实熟悉您的人都知道,您还有个两重复合身份,既是艺术家又是领导,这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钱惠丽 人在其位,要尽其责。毋庸置疑,复合身份对我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从2003年起,除了本职的演员工作,我开始担任上海越剧院副院长一职,同时我也是上海剧协的副主席。这里我要更正一下你说的两重身份。我觉得严谨地讲,应该是三重,即演员、老师、领导。第一重作为越剧演员,我的目标更多地放在对自身艺术的追求上,在衡量自己是否是个好演员这个标准上,我觉得用两个简单的问题可以自查:一是有没有能立得住的人物形象?二是有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自认为我还算得上是个好演员。
徐玉兰(左)指导学生钱惠丽
第二重作为老师,能不能培养学生成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前面说过学生和老师是互相成全、相映成辉的关系,那我是不是个好老师自己是没办法下结论的,得靠学生的成绩来证明。第三重作为上海越剧院的副院长、上海剧协的副主席,这重身份对于我来说责任更重,它意味着我不单要考虑自己和学生这样的个体,也要为上海越剧院整个单位、为越剧剧种,乃至对上海戏剧界,谋求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更长远更艰巨的任务,现在还处在进行时的状态,我只能说我会加倍努力。
刘 倩 您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对吧?
钱惠丽 对!其实刚才提到的这三重身份可以合一而论,那就是我是个戏曲艺术的传承人。这也回到了我们之前谈到的做“纪徐”活动的初衷。回溯越剧发展历程,总结前辈成功经验,反思我辈应当如何努力,才能让越剧在今天依旧保持着领先地位,并且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越剧发源于浙江,发祥在上海,如今浙江已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迈向加快建设文化浙江的道路,上海更是集中力量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再有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大力扶持,这对越剧来说是相当有利的。那么作为从业者的我们,更应该把握机会,努力拼搏。
钱惠丽驻场《红楼梦》宣传照
如今,我们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地方戏专属剧场——上海宛平剧院,有着代际分明、行当相对齐全的演员阵容,有坚实的创作力量……可以说在硬实力方面已经很优越了。那么软实力方面,就要在创作能力和市场份额上有所体现。上海越剧院在艺术创作上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创作理念,在稳固发扬上越艺术风格传统的基础上,持续提升艺术品质,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作品。
《红楼梦》谢幕 郑国凤、黄燕舞、王婉娜饰贾宝玉,单仰萍、忻雅琴饰林黛玉
徐玉兰(中)与学生们合影
越剧作为一个戏曲艺术剧种,艺术性的重要无须赘述,同时,戏剧艺术客观上还具有宣传性和教育性。如何取得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效果?我认为寓教于乐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关注戏曲娱乐性也是我们应该要做的,这直接关系到传统戏曲吸纳新观众的能力,也关系到传统戏曲在演艺市场的占比。身在此山之中,我们必须清楚票务市场是戏曲生态是否良好的一项重要检验标准,对于剧场艺术来说,能有选择性地回归娱乐,接纳更多观众是很重要的,这对于我们谋求生存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刘 倩 那有没有具体举措呢?
钱惠丽 2022年是越剧改革80周年,这是个非常好的契机。在我们院长梁弘钧的带领下,经院领导班子讨论、艺术家们纷纷出谋划策,我们策划了一系列的创作、演出活动。从新生代的“锦瑟年华”系列演出,新晋中生代的 “盛世越章”系列专场,到名家原创代表剧目展演,上海越剧小剧场剧目展演,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再到纪念越剧宗师王文娟逝世一周年系列活动,纪念越剧宗师袁雪芬、张桂凤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纪念越剧改革80周年专题研讨会等,我们将以扎扎实实的创作和演出、兢兢业业的态度和精神拥抱时代,传承经典,让越剧艺术不断创新,源远流长。
刘 倩 非常期待了!也非常感谢钱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
钱惠丽
钱惠丽 也谢谢你,谢谢每一位在自己岗位上默默付出的上越人,期待越剧能在你们这代年轻人的努力下更加辉煌!
(钱惠丽系上海越剧院副院长,刘倩系上海越剧院艺术档案研究室理论研究员)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中国戏剧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