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新闻

戏曲新闻

戏曲新闻

对偶文学和书法的美妙结合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对偶文学和书法的美妙结合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1张

戏曲舞台对联一般悬挂于戏楼左右两侧明柱上,它针对戏曲的艺术特征往往有着明晰透彻的剖析,对仗工巧,隽永含蓄,音调和谐,兼具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等多重价值,在世界各种文学品类中可谓独树一帜。

“假貌传真情,须知是镜花水月;今人演古事,莫认作海市蜃楼。”
“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今亦犹昔,新闻旧事,扮演来毫发无差。”
这两副对联很明白地告诉人们:戏曲的“教育功能”是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和手段,而非直面灌输。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比之前两副,这副对联对“娱乐功能”的强调似乎被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片刻间千古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军万马;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四海五湖。”
这两副对联精辟地解读了戏曲在我国传统美学基础上产生并形成的“虚拟性”和“写意性”表演手法。

在戏曲舞台上,虽然登山没有山,行船没有船,上楼没有楼,饮酒没有酒,但经过艺术上那种对时间和空间的高超处理,仍然可以让中国的观众完全沉浸、痴迷,并相信孙悟空一个跟斗就是十万八千里;一根骑马的马鞭就可以舞出飒爽英姿。

对偶文学和书法的美妙结合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2张

责编 | 张雨薇     责校 | 王建华
排版 | 张雨薇     审核 | 杨彦玲

扫码关注

对偶文学和书法的美妙结合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3张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河南文艺音乐戏曲教育平台


温馨提示: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参考,无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郑州戏曲学校是河南省专业的豫剧中专学校,也是郑州市唯一学历教育戏曲中专学校,开设有3/5年制大专、中专班,欢迎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