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新闻

戏曲新闻

戏曲新闻

广雪琴《庵堂认母》融入童年的记忆

广雪琴《庵堂认母》融入童年的记忆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1张
提到广雪琴这个名字,喜爱秦腔的人立刻就会想到她的那出《庵堂认母》。这出戏源自于越剧《玉蜻蜓》中的一折,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剧作家谢蒙秋作为反封建剧目移植成秦腔剧本,由当时尚友社四大名旦之一的李爱云老师首演。后来,广雪琴经过自己的揣摩学习,以及传承前辈老师的优点,结合自己的条件,把这出戏演成了独具自己特色的代表剧目,并且一演就是一辈子。
广雪琴之所以能把《庵堂认母》演到广大观众的心中,还和自己的童年有关、和自己的母亲有关。提到童年,直到现在广雪琴的眼睛里也会泛出泪花来。在她的记忆中没有父亲这个角色,三个月大的时候,父亲便被抓壮丁而一去不返。在广雪琴的童年记忆中,只有母亲和外婆。父亲走了以后,为了方便照顾三个孩子,母亲搬回了外婆家一起生活。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加班织布,在农忙之余,还要给别人去做工,为的是多赚一些钱供孩子们上学。那时候,母亲时常跟外婆说,无论如何都要供孩子们上学,要让他们学知识、有出息,到外面去看看世界,走出现在的困苦。无论生活再怎么艰难,母亲从来没有向苦难低过头,她和外婆相依为命,抚养着三个孩子,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两个缠着脚的老太太,其中的凄凉、艰辛和困苦可想而知。

广雪琴《庵堂认母》融入童年的记忆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2张广雪琴《庵堂认母》融入童年的记忆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3张

尽管母亲拼尽了全力,做着和男人一样的体力活儿,供养三个孩子上学仍旧显得非常吃力。童年时的广雪琴也两度因为经济的问题辍学回家,直到十五岁才勉强读完了小学。1959年小学毕业的广雪琴在去县城考试的时候,偶然遇到了前去地方上招生的时任西安尚友社社长的刘光华老师。在一位亲戚的推荐下,刘光华老师听了广雪琴的嗓音,当场就决定带她回西安学艺。那时候的广雪琴并不知道唱戏意味着什么,只是听亲戚说每个月会发给生活费,她觉得这样就能减轻母亲的负担,于是便一口答应了。在那个年代,戏子在很多人看来属于下九流,在广雪琴的老家,唱戏的人死后是不允许被埋进祖坟的。于是外婆和母亲知道后极力的反对,刘光华老师费尽口舌劝说母亲也都无济于事,后来还是在舅舅的支持和说服下,母亲才无奈的松了口。
走的那天正是1959年的八月十五,万家团圆的日子,却成了广雪琴一生的酸楚记忆。那时候还没有班车到省城,要辗转倒车,还得要坐摆渡船过渭河。广雪琴记得很清楚,他们那天从村子出来,刚好搭上了一辆顺路的卡车。把他们送上卡车,母亲依依不舍的追出了好远,一双裹着的小脚艰难的移动着,一只手不停的挥舞,另一只手时不时的擦着眼泪,她不敢看母亲的眼睛,只用力的向母亲挥手,直到母亲的身影变成了远方的一个黑点。
这个场景就像刀刻一样印在了广雪琴的心里,一生也无法忘怀。就是在那时,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不让母亲再受苦。而她主演的《庵堂认母》,扮演的就是一位母亲:尼姑王志贞虽然深受封建社会的迫害而身居庵堂,但内心的灵动和坚强,尤其是对世俗情感的向往和留恋,都在她的举手投足间展现的淋漓尽致,那种对内心伤痛苦楚的欲藏又露、对世俗眼光和封建思想的半拒半怯,都在她一扬袖、一进退中流露的无限凄婉。(刘丽萍)
广雪琴《庵堂认母》融入童年的记忆 (http://www.xifumi.com/) 戏曲新闻 第4张
广雪琴刘茹慧《庵堂认母》
编辑/刘军  审核/杨瑶  终审/何军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陕西戏曲广播


温馨提示: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参考,无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郑州戏曲学校是河南省专业的豫剧中专学校,也是郑州市唯一学历教育戏曲中专学校,开设有3/5年制大专、中专班,欢迎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