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新闻

戏曲新闻

戏曲新闻

豫剧的形成与发展

王全营

豫剧,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又因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又名“河南高调”“河南讴”(靠山吼),新中国成立后称“豫剧”。豫剧因剧情、唱腔、音乐、舞美适应中原人的欣赏口味,因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在演出中得到发展,并逐渐成长为深受国人喜爱的全国五大剧种之一。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文化部门统计,除河南省外,河北、山西、安徽、陕西、湖北、山东、新疆、北京、上海等十余个省区市都有豫剧团,仅专业豫剧团体就有160多个,是全国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剧种。

豫剧唱腔朴实优美,吐字清晰,韵味醇美,唱念做打,细腻生动。其最大的特点是常常使用方言俚语,显得风趣活泼,地方色彩浓烈,颇能反映中原民众豪迈、敦朴的性格。脸谱勾画用色有一定象征意义,如红脸表示忠勇、黑脸表示正直、白脸代表奸诈、紫脸是英雄豪杰等。

河南梆子肇始于明末清初。其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在中原民间说唱艺术基础上吸收其他曲艺成果逐渐形成的,如《清稗类钞·戏剧类》载:“土梆戏者,汴人相沿之戏曲也。其节目大率为公子遭难、小姐招亲及征战赛宝之事,道白唱词,悉为汴语,而略加以靡靡之尾音……略习其声,即可搭班演唱,以供乡间迎神赛会之传演。三日之期,不过数十余千文,如供茶饭,且浃旬累月而不去矣。”二是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等传入中原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而形成。前引书《汴梁腔戏》条云:“北派有汴梁腔戏,乃从甘肃梆子腔而加以变通,以土腔出之,非昔之汴梁旧腔也。至杂以皮黄腔者,则以河南接壤湖北故耳。”三是由流行在中原的北曲“弦索”调发展演变而来。上述三说有一个共同点,即豫剧是在中原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对外来曲艺改造创新而形成的。

豫剧的演出形式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早期是“地摊”和“板凳頭”,就是没有舞台,平地演出,道具等也比较简陋。清末进为“跑高台”,但一般仍在乡村活动,主要是为各地庙会唱高台戏。清和民国时期,中原各地寺庙多,娱神、娱人,进行简单物资交流的庙会也多,故各地戏班收到的“写戏”(邀请唱戏的书信)单子也很多。以开封市为例,一年之中差不多每个月都有庙会唱高台戏,规模较大的如二月十五的老君堂庙会、三月三日的三官庙庙会等,无不有高台戏的演出,一般每次庙会要唱三天(或三天三夜)。甚至还要唱对台戏,就是一场庙会有两个戏班对着唱。庙会的演出,既提高了演员的演技,也培养了新的演员,使河南梆子(豫剧)得到传承和发展。

进入民国后,开封、郑州、洛阳、商丘、信阳等城市,先后建立起一些茶社,河南梆子开始进入茶社演出。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和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戏班到茶社参加演出。豫剧进入茶社演唱之后,与早已进入茶社的二簧(京剧)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因其乡音等优势博得观众喜爱,逐渐成为风靡全省城乡的成熟剧种,并涌现出不少班社,如在开封演出的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等。到了二三十年代之交,开封相国寺内先后建立了永安、永乐、国民、同乐4个戏园,连同寺外的其他戏园,成为豫剧的主要演出场所。

1935年年底,豫西名角周海水率班到开封演出,受到豫东艺人的欢迎,为豫西、豫东调两大流派的交流开了先声。1937年年初,常香玉、张同庆等成立中州戏曲研究社,系统地研究豫剧艺术。中州戏曲研究社与以陈素真为主演的豫声剧院、以马双枝为主演的永安舞台,同在开封献艺,彼此取长补短,促进了不同流派的交流,使豫剧更臻完善。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迅速唤醒民众共赴国难,王镇南创作了反映抗日生活的时装戏《打土地》,常香玉在开封主演,在民众中引起巨大反响,《河南民报》(1938年2月4日)评论道:“《打土地》叙述暴日侵略,一女子夫丧子亡,背乡离井,哀婉动绝,以至于疯狂。剧情之细腻曲折、婉转紧张,为历来各剧所未有。悲时令人心酸,乐时使人肚疼,激发爱国情绪,加强抗敌精神,暴露倭寇之兽行,挥发无遗。”抗日战争期间,樊粹庭、陈素真为唤醒国人,取“醒狮怒吼”之意,改豫声剧团为“狮吼剧团”,在省内外演出了《歼毒计》等剧目,以此鼓舞民众抗战。后常香玉、陈素真等流亡到西北,在西安、兰州等地演出。1940年,樊粹庭与韩盛岫等合作,在西安就地招收河南来的难童,进行训练,为豫剧培养了一批人才。毛兰花、阎立品、马金凤等奔波于尚未沦陷的郑州、洛阳、许昌、漯河及豫皖、豫鄂边新兴商埠搭班演出,维持生活,也使豫剧得到传承。抗日战争胜利后,豫剧得到恢复和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剧作家樊粹庭、毛镇南等创作、改编的新剧或古代戏,如《义烈风》《凌云志》《王佐断臂》等,在戏剧界都有很大的影响。

豫剧演出最成功、最经典的非《朝阳沟》莫属。该剧由杨兰春编剧、导演,作曲王基笑,其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情节,再加上河南豫剧三团各位艺术家精湛的表演,一经问世便名闻全国。1963年,《朝阳沟》摄制成电影。京剧、评剧、吕剧、眉户、滑稽戏等都曾移植、演出过本剧。

豫剧在发展过程中,因受语音方言等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声腔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流行于漯河、许昌、周口一带的沙河调,流行于豫北地区的高调。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形成了多用上五音的豫东调和多用下五音的豫西调。

豫剧的唱腔主要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飞板四大板类,各板路中又有许多变化,如慢板中又分金钩挂(快三眼)、连环扣、迎风、哭剑等,还可派生出栽板、七辙、五音、拐头钉等;二八板又可分为快二八板、中二八板、慢二八板、二八连板、紧二八板等,还可派生出呱哒嘴、狗撕咬、乱弹、垛板等;流水板又可分为慢流水板、快流水板、流水连板等;飞板则没有严格的节奏和节拍的限制。

豫剧乐队的文场主奏乐器,早期为大弦(八角月琴,演奏员兼吹唢呐)、二弦(竹或木质琴筒蒙桐木面的高音小板胡)和三弦(拨弹乐器)。20世纪30年代,樊粹庭与陈素真把板胡引进豫剧舞台,并进行了细微的改良,此后板胡就成了豫剧的主弦。50年代后,一般的文场逐渐增添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有的增加坠胡、古筝等。还有增加电子琴,小提琴及西洋铜管、木管乐器的,组成中西混合乐队。戏曲锣鼓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那铿锵鲜明的节奏,对烘托舞台气氛具有重要作用。豫剧打击乐的乐器有:单皮鼓、大锣、铙镲、小锣、梆子及堂鼓、大堂鼓、小镲、吊镲、碰铃等等。豫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之说。具体有:板胡、二胡、三弦、琵琶、笛、唢呐、大锣、二锣、手钹、板鼓、梆子等,以梆子按拍,节奏明快、欢畅。

1994年,河南电视台开办了戏剧栏目《梨园春》。该栏目的开播,对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不只在河南、在全国甚至海外,都随之掀起了一股豫剧热。加之国家对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视,戏剧进校园,可以预见豫剧将会再创辉煌。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温馨提示: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参考,无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郑州戏曲学校是河南省专业的豫剧中专学校,也是郑州市唯一学历教育戏曲中专学校,开设有3/5年制大专、中专班,欢迎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