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即傩坛戏,土家人称之为“傩愿戏”。它是我国最悠久的剧种之一,其渊源可追溯到原始群居时期,曾有资料称它源于古代的巫术。它既是一种古老的宗教活动,同时也是融文字、舞蹈、音乐、雕刻、绘画及戏剧等文化要素为一体的古老文化艺术活动。其主要形式有三种:冲傩、还愿、打太保。
傩戏在表演的时候,戴面具为其最为突出的特征。面具多为白杨木雕刻,其造型多在五官部位着力渲染,常以变形夸张的手法来突出其个性。面具的内容有“报福三郎”、“甘生”、“笑和尚”、“开山”、“关爷”、“判官”、“周仓”、“歪嘴老娘”、“土地”、“唐氏太婆”、“钱童”、“仙凤小姐”等。表演时,演员戴上面具,边唱边跳,旁人则以锣鼓和之。
至今,贵州东南沿河的民间仍然盛行着这一剧种。当地的傩戏班子分布较广,每个戏班称为一坛,演员多的有十来个,少的有七八人,甚至有一个人的。其中,戏头(当地称掌坛师)则由声望高且演技好的人担任。
当夜幕笼罩古朴的土家山寨时,倘若你在山寨的石板路上徜徉的话,或许会不经意地听到一阵铿锵作响的锣鼓声和细微的唱戏声。戏文或戏谑或严肃,或温婉如燕语呢喃,或豪放如大浪淘沙。只是这声音却好像从一个遥远的地方传来,若隐若现。你想引耳仔细聆听,它已远远离去;你想充耳不闻,它却款款而来,令人欲罢不能。这也难怪,因为这若隐若现的声音是从门和房屋的缝隙里“漏”出来的。
原来,当地土家人请人唱傩戏并非为了娱乐,而往往是家里出了些不如意的事,才去请来傩戏班子,大唱一通,以祛晦气。这样的事,主人当然是不愿张扬的。然而,门虽然闭了,却没能关住那声音。这“鬼头”一不小心就溜了出去,似是有意要将这“不光彩”张扬出去。你还别说,这山民的耳朵也还挺灵的,轻轻地就抓住了这热闹的讯息。这时,他们大抵是坐不住的,他们会邀了女人,携了孩子前去看热闹。人来了,主人又不好拒绝,只有开门迎客,心里却很是希望这横添的热闹能及早将那晦气冲去。
据了解,黔东南沿河的傩戏剧情简单,形式活泼,而戏文也通俗易懂,演唱起来挥洒自如。其演唱形式基本完整地保留了依附于土家信仰和法事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