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常识

戏曲常识

戏曲相关问题

八旬票友施剑青和他的京剧情结

热门关键字:京剧评剧晋剧豫剧粤剧黄梅戏,施剑青生于京剧票友之家。清末,他的外祖父陈霖创办了新市镇上的第一个京剧票友社,当时成员有三四十人;施剑青的父亲施振民接任票友社“掌门”,那时的票友社名叫“新市平剧业余研究社”(北京时称北平,故京剧称平剧);当时,施剑青还担任过这个票友社的副社长、剧务主任兼导演。,说起施剑青学京剧,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因为3岁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到了5岁,施剑青走路仍然不稳,家里人就想让他练功健身。施剑青小时候还有一怪,就是不愿意开口叫人,街坊邻居都戏称他为“金口”。5岁那年.京戏班子“武杭团”到了新市,团里有位演员名叫戴永奎,施剑青不叫其他人,就叫他,家里人觉得他与戴永奎有缘,就把他过继给戴,还拜他为师。,施剑青于是5岁就跟随戴永奎练功,6岁学戏。他说,师父教戏有个特点,就是把一出戏中两三个角色的戏都教给他,这使得自己生旦净末丑都会唱、都会演,成了名副其实的“百搭”,紧要关头可以“救场”.而且加深了对人物、剧情的理解。到了8岁,他就登台演出了《三本铁公鸡》。由于从小练功打下了基础,施剑青如今身板硬朗,上山远足大气不喘,他还因此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与烟酒赌博沾边。,施剑青悟性高、记性好,小时候,每到炎夏时节,戏班子都要在镇上的庙宇里“歇夏”,他就经常跑区听演员们说戏。9岁时,他到杭州读书,跟着大表姐学过戏;因为外出工作,他还参加过海宁的“海风票友社”和崇德的“语溪票友社团”。,根据回忆,他一共学会并演出过的戏有60出,学会了但从未上台演出过的戏有6出。1934年10月,他在刘王庙古戏台连演三天,所演剧目有《三岔口》、《夜战马超》、《三本铁公鸡》和《三娘教子》,观众场场爆满。有一次去上海喝喜酒。施剑青还偶遇了梅派名家李玉茹,并和她一起唱了《梅龙镇》、《铁弓缘》,这是他印象最深的一次与名家的合作。,演了几十年戏,也教了几十年书,施剑青的足迹遍布沪、杭、嘉、湖、海宁、海盐等地。近年来,他除了到周边地区参加一些票友交流活动及演出外,还时常给新市、乾元、塘栖等地的票友们说戏。70多年的票友生涯.使他对振兴京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表示:老的传统戏唱的都是湖广音,人们不容易听懂;节奏太慢.年轻人坐不住,这都对推广京剧不利;现代戏的编排太超前太迅速,老一代观众不易接受;剧团靠政府养起来弊大于利。他说:剧团必须多演出,多跑农村山区而不是光跑大城市,使剧团为了生存而精益求精,为了取得观众的认可而迎合社会需求,让演员在实践中出真知,这样水平才能提高,京剧才能很好的传承、发展下去。


温馨提示:内容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参考,无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联系本站,将立即删除!
郑州戏曲学校是河南省专业的豫剧中专学校,也是郑州市唯一学历教育戏曲中专学校,开设有3/5年制大专、中专班,欢迎报考!